查看原文
其他

中庭穴

秒懂国学 2023-01-14

【中庭穴名解】

中,为天地人三部的中部也。庭,庭院也。该穴名意指任脉气血在此位于天之中部。本穴物质为鸠尾穴传来的湿热水气,散热冷降至本穴后为聚集之状,如气血聚集于庭院之中,故名。



【中庭穴穴性】

穴义:任脉气血在此位于天之中部层次。


气血特征: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湿热水气。


气血运行规律:散热后循任脉传于膻中穴


【中庭穴位位置图】

中庭穴位于胸部,当前正中线上,平第5肋间,即胸剑结合处。



【按摩中庭穴的方法】

用拇指或者两掌重叠,放在中庭穴,沿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按揉各2分钟,以有酸胀感为宜。


【按摩中庭穴位的作用】

缓解治疗胸腹胀满、食管炎、噎嗝、心痛、小儿吐乳、呕吐、食管狭窄等。


【按摩中庭穴的功效】

宽胸理气、疏膈利气、和胃降逆。


【中庭穴刺灸法】

直刺0.2~0.3寸,向下斜刺;可灸。


【中庭穴治疗小儿吐乳的方法】

艾条点燃后距离中庭穴10cm左右,艾灸5~10分钟。连续2~3天。


【中庭穴穴位配伍】

1、配中府穴,主治噎嗝,停食,食反,胸闷,有宽胸利膈,行气消积作用。


2、配俞府穴、意舍穴,主治呕吐,食不化有降气化食的作用。


【中庭穴解剖】

层次解剖:依次为皮肤、皮下组织、胸肋辅状韧带、胸剑结合部。布有第六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胸廓(乳房)内动、静脉的前穿支。


【中庭穴应用】

小儿吐乳:婴幼儿吐乳,日久瘦弱。方法是艾条点燃后,一手持艾条,一手食指和中指分开,放在中庭穴两侧,距离中庭穴10cm左右或以食指,中指感觉不烫为好,艾灸5~10分钟。连续2~3天。


【中庭穴文献】

《针灸聚英》:主胸胁之满,噎塞,食饮不下,吐食出。小儿吐奶。

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&vid=f0155i30dmk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